鄉村要振興小市鎮城溝村發展中藥材產業 帶動中藥材標準化生產水平提升!
夏至過后,在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城溝村藥材種植基地,各類道地中藥材長勢正旺,其中,連片種植的白鮮皮開著粉白相間的花朵,格外顯眼。
今年是城溝村種植白鮮皮的第6年。6年來,村集體共流轉農民土地1200畝,科學種植道地中藥材。
白鮮皮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以前,市場上的白鮮皮以野生為主,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城溝村位于我省東部山區,這里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但人均耕地只有1畝,村民種傳統糧食作物很難富裕。
生態環境和農技專家經過考察發現,城溝村十分適合種植道地中藥材,村“兩委”于是決定發展中藥材產業。村黨總支書記王國武說:“鄉村要振興,關鍵靠產業。村‘兩委’確定了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還要領著農民看、帶著農民干,既要讓百姓認可,又要讓市場認可。”
2017年白鮮皮第一年種植時,只發展了500畝。由于白鮮皮的生長周期是7年,短期不能有收益,村里就在發展種植基地的同時建設育苗基地,每年將種子和苗木外賣獲得收益。近50名村民在藥材基地里從春忙到秋,每人每年可以獲得2萬元至5萬元收入,忙時,還有不少村民前來打零工增加收入。
一畝白鮮皮7年的總投入約1.5萬元,能產出幾百斤藥材,算起賬來,效益相當驚人。城溝村發展中藥材產業,得到上級的200萬元扶持資金。以此為基點,村里建成了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白鮮皮人工種植基地,保證了我省東部道地中藥材的可持續發展。如今,這部分投資已經收回。
在山坡地種植的藥材和野生藥材相比,藥性有沒有區別?對于記者的疑問,王國武說,他一直在關注這件事,每年秋天都請專業監測機構前來檢測,檢測數據表明,人工種植的藥材,藥性比野生的還好。城溝村先后與國內多個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種苗選育、肥料施用、病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帶動了中藥材標準化生產整體水平的提升。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韬睢庇鲆姟氨R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