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于9月12日首發申請上會,公司擬登陸上交所主板,發行新股不超過3758.32萬股,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麒盛科技此次擬募集資金10.00億元,其中,7.50億元用于年產400萬張智能床總部項目(一期),2.50億元用于品牌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96億元、12.65億元、13.88億元、11.85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8.26億元、12.00億元、14.23億元、9.87億元。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635.18萬元、1.15億元、1.13億元、1.2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151.00億元、1.74億元、1.07億元、1.23億元。
麒盛科技營業收入及凈利潤看似增長,但其增幅已放緩。2016年、2017年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81.73%、9.73%,歸母凈利潤增幅分別為105.57%、-2.88%。
此外,麒盛科技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境外地區,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境外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95億元、11.47億元、12.56億元、11.1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3.73%、95.65%、94.14%、96.45%。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出口退稅額分別為4392.50萬元、8907.61、1.04億元、1.19億元;占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54.80%、54.19%、69.64%、78.00%。
據長江商報計算,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麒盛科技獲得出口退稅金額合計為3.56億元。同期,公司凈利潤合計為4.09億元。出口退稅金額數約占凈利潤合計數的87.04%。如果在考慮享受到的企業所得稅優惠,公司能夠實現盈利基本上靠稅收優惠了。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01億元、1.46億元、1.66億元、-533.02萬元。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資產總計分別為6.44億元、8.02億元、11.04億元、14.92億元。其中,流動資產分別為3.92億元、4.77億元、7.30億元、9.85億元;非流動資產分別為2.52億元、3.25億元、3.74億元、5.07億元。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負債總計分別為5.04億元、5.41億元、4.78億元、7.40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分別為4.14億元、4.61億元、4.16億元、6.71億元;非流動負債分別為8985.70萬元、8014.67萬元、6217.69萬元、6819.39萬元。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8.23%、67.45%、43.29%、49.59%;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55.21%、43.00%、40.05%、36.69%。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短期借款賬面價值分別為9760.00萬元、1.17億元、1.00億元、1.51億元,占流動負債比例分別為23.58%、25.41%、24.06%、22.52%。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4712.77萬元、1.51億元、1.18億元、3.56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12.03%、31.74%、16.20%、36.17%;應收賬款賬面原值分別為4992.76萬元、1.59億元、1.24億元、3.75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7.17%、12.59%、8.96%、31.65%;2016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應收賬款賬面原值增長率分別為218.97%、-21.85%、201.37%。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存貨賬面余額分別為1.73億元、2.29億元、2.77億元、3.71億元;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69億元、 2.26億元、2.69億元、3.60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43.13%、47.44%、36.91%、36.59%。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智能電動床產品平均單價分別為2787.88元、2324.67元、1841.61元、1786.33元;2016至2018年1-6月變動幅度分別為-16.61%、-20.78%、-3.00%。
麒盛科技產品平均單價下滑。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床墊平均單價分別為2103.17元、2154.04元、2126.15元、1687.33元;2016至2018年1-6月變動幅度分別為2.42%、-1.29%、-20.64%。
麒盛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2016、2017連降兩年。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73%、38.42%、36.06%、31.56%;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9.81%、39.04%、36.49%、31.86%。
麒盛科技產能利用率猛增。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9.44%、95.66%、95.53%、131.75%。
中國經濟網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麒盛科技,截至發稿,采訪郵件暫未收到回復。
主營智能電動床及配套產品
麒盛科技主要從事智能電動床及配套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智能電動床、床墊、配件及其他。麒盛科技成立于2005年10月19日,股份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
麒盛科技控股股東為智海投資,持有公司3507.00萬股,占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1.1044%;實際控制人為唐國海,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592.08萬股,同時其持有智海投資57.1699%的股權,通過智海投資間接持有公司股份2004.95萬股,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發行前公司40.7721%的股份,可以控制公司發行前54.0941%的表決權。
麒盛科技實際控制人唐國海為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
麒盛科技此次擬登陸上交所主板,發行新股不超過3758.32萬股,占發行后股本比例不低于25.00%;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麒盛科技此次擬募集資金10.00億元,將按輕重緩急順序依次用于以下項目投資:
1.年產400萬張智能床總部項目(一期),投資總額10.25億元,使用募集資金7.50億元;2.品牌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投資總額3.86億元,使用募集資金2.50億元。
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2億元 境外主營業務收入占比96%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96億元、12.65億元、13.88億元、11.85億元;2016年、2017年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81.73%、9.73%。對于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大幅增長,麒盛科技表示,主要受益于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8.26億元、12.00億元、14.23億元、9.87億元。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35億元、11.99億元、13.34億元、11.58億元;2016年、2017年增幅分別為88.74%、11.30%。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境外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5.95億元、11.47億元、12.56億元、11.1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3.73%、95.65%、94.14%、96.45%。
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1.24億元
麒盛科技2017年歸母凈利潤及扣非凈利潤下降。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635.18萬元、1.15億元、1.13億元、1.2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151.00億元、1.74億元、1.07億元、1.23億元。
麒盛科技2016年、2017年歸母凈利潤增幅分別為105.57%、-2.88%。
麒盛科技表示,2016 年度和 2017 年度較同期相比影響凈利潤較大的因素主要系營業收入、營業毛利、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其中,受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公司2016年和2017年財務費用中匯兌損益分別體現為匯兌收益和匯兌損失,財務費用金額分別為-1248.50萬元和3396.04萬元,財務費用的大幅波動對2016年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2017年公司凈利潤小幅下降有一定的影響。
2018年上半年退稅額占利潤總額78%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出口退稅額分別為4392.50萬元、8907.61萬元、1.04億元、1.19億元;占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54.80%、54.19%、69.64%、78.00%。
麒盛科技表示,公司已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4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12號)等相關規定,獲得了生產企業出口退稅企業認定,依法享有出口退稅政策優惠。
2018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01億元、1.46億元、1.66億元、-533.02萬元。
麒盛科技表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主要原因為,其一,公司生產規模擴大加大了材料等相關貨款的采購,導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增長較多;其二,公司對增加采購額的主要客戶給予適當延長信用期的優惠措施,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因而有所延后;其三,公司在2018年5月和6月銷售金額較其他月份高,因而部分款項未到信用期尚未收回。
2018年上半年資產總額14.92億元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資產總計分別為6.44億元、8.02億元、11.04億元、14.92億元。其中,流動資產分別為3.92億元、4.77億元、7.30億元、9.85億元;非流動資產分別為2.52億元、3.25億元、3.74億元、5.07億元。
麒盛科技表示,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資產總額隨業務規模的擴張呈現增長趨勢,資產結構較為穩定,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0.86%、59.46%、66.10%和66.01%。2017年末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例同比2016年末有較大的增長幅度,主要原因系 2017 年公司收到外部投資者的出資款項,導致流動資產大幅上升。
2018年上半年負債總額7.4億元 較2017年底增55%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負債總計分別為5.04億元、5.41億元、4.78億元、7.40億元。其中,流動負債分別為4.14億元、4.61億元、4.16億元、6.71億元;非流動負債分別為8985.70萬元、8014.67萬元、6217.69萬元、6819.39萬元。
麒盛科技2017年負債較2015年、2016年有所下降,2018年上半年負債總額較2017年末增長54.82%。
麒盛科技表示,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負債的賬面價值呈現出波動式上漲的趨勢。報告期內,公司負債主要由流動負債構成,非流動負債主要為長期借款和預計負債,規模較小。
資產負債率高于行業均值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8.23%、67.45%、43.29%、49.59%;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55.21%、43.00%、40.05%、36.69%。
麒盛科技表示,公司資產負債率相對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較高,先下降后小幅回升,總體呈顯著下降趨勢,主要原因系:其一,公司報告期內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資產總額和凈資產逐年增加;其二,2017年公司收到貨幣出資增加了資產總額;其三,公司現金流狀況不斷好轉,償付了拆借款以及部分長期借款。2017年公司資產負債率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接近,2018年6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系:其一,公司擴大生產規模帶動采購原材料等貨款的應付賬款余額增加以及短期借款的增長,負債總額相應增加;其二,公司400萬張智能床總部項目(一期)陸續開工建設,相關項目工程保證金大幅增加導致其他應付款大幅增長。
2018年上半年短期借款1.5億元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短期借款賬面價值分別為9760.00萬元、1.17億元、1.00億元、1.51億元,占流動負債比例分別為23.58%、25.41%、24.06%、22.52%。
麒盛科技表示,公司短期借款均為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銀行借款。占流動負債的比例穩定。
其中,2016年短期借款的賬面價值較 2015 年末增加1940.00萬元,增長幅度為19.88%,主要原因是公司業務規模擴大,所需流動資金增加,相應增加銀行借款;2017年末短期借款的賬面價值較2016年末減少1700.00萬元,下降幅度為14.53%,主要原因是短期借款到期償還;2018年6月末短期借款的賬面價值較2017年末增加5120.02萬元,增長幅度為51.20%,主要原因系業務規模擴大,生產經營所需補充流動資金,進而增加了短期借款。
2018年上半年應收賬款原值3.75億元 較2017年底增201.37%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4712.77萬元、1.51億元、1.18億元、3.56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12.03%、31.74%、16.20%、36.17%。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應收賬款賬面原值分別為4992.76萬元、1.59億元、1.24億元、3.75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7.17%、12.59%、8.96%、31.65%;2016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應收賬款賬面原值增長率分別為218.97%、-21.85%、201.37%。
麒盛科技表示2018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原值為3.75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2.51億元,增長幅度為201.37%,主要原因系:其一,公司業務規模增大帶動銷售額大幅增長,應收賬款余額隨之增加;其二,公司下游客戶擴大了采購量,公司從業務規模和戰略合作的角度對部分客戶給予了適當延長信用期間的優惠政策。
放寬信用應收賬款翻倍
據長江商報,IPO前夕,經營業績大幅增長,與麒盛科技放寬信用密切相關。
去年上半年,麒盛科技的營業收入為11.85億元、凈利潤1.24億元,接近或超過2017年全年。而這一亮麗業績背后,是信用政策放寬。
招股書披露,麒盛科技對于一般客戶的信用期間約為30—60 天。2015年—2017年,其信用政策未發生明顯的變化,但在去年上半年,公司遞交A股上市申請書之前,信用政策發生了改變。
具體為,公司對客戶Serta Simmons Bedding, LLC信用期限從30天延長至45天,當期銷售金額為4.66億元。
麒盛科技的解釋為,主要客戶加大了采購量,公司從業務規模和戰略合作的考慮,對部分客戶給予了適當延長信用期間的優惠政策。公司稱,主要客戶信用記錄良好,未發生過重大逾期拖欠款項情形。
隨著信用期限延長、營業收入增加,應收賬款也在大幅增加。2017年底,麒盛科技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1.18億元,去年6月末為3.56億元,增了兩倍。
與之相關的是,麒盛科技的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2015年至去年上半年,其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513.27萬元、880.73萬元、421.70萬元、1847.04萬元。其中,壞賬損失分別為-78.36萬元、997.19萬元、-55.50萬元、1394.22萬元。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其壞賬損失大幅增加。
2018年上半年存貨余額3.7億元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存貨賬面余額分別為1.73億元、2.29億元、2.77億元、3.71億元;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69億元、 2.26億元、2.69億元、3.60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43.13%、47.44%、36.91%、36.59%。
麒盛科技表示,2016年末存貨賬面價值同比2015年末增加5710.03萬元,增長幅度為33.79%。2017年末存貨賬面價值同比2016年末增加4315.60萬元,增長幅度為19.09%,主要原因系公司業務規模增長導致原材料及庫存商品賬面價值增加。2018年6月末存貨賬面價值較2017年末增加9102.30萬元,增長幅度為33.81%,主要原因系公司業績增長較快,新增訂單和意向帶動庫存商品賬面價值隨之增加。
產品平均單價下降
麒盛科技主要產品為智能電動床及床墊。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智能電動床產品平均單價分別為2787.88元、2324.67元、1841.61元、1786.33元;2016至2018年1-6月變動幅度分別為-16.61%、-20.78%、-3.00%。
麒盛科技表示,智能電動床產品平均單價的變動原因為產品單價較低的系列產品銷量逐年增加、產品單價隨下游客戶擴大采購規模而適當予以優惠、產品單價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床墊平均單價分別為2103.17元、2154.04元、2126.15元、1687.33元;2016至2018年1-6月變動幅度分別為2.42%、-1.29%、-20.64%。
麒盛科技表示,床墊產品平均單價下降主要原因系:其一,2018年1-6月公司新推出的Allure系列和Bristol系列的產品的平均單價較低;其中,Allure系列產品平均單價為 602.93 元,銷量占比為15.46%,Bristol 系列產品平均單價為847.37元,銷量占比為9.00%。上述系列平均單價較低,銷量占比合計達24.46%,拉低了公司床墊產品的平均單價。此外,公司2018年上半年進行一些促銷活動,部分產品價格有所降低。
毛利率連續兩年下滑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73%、38.42%、36.06%、31.56%;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9.81%、39.04%、36.49%、31.86%。
麒盛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96%以上來自主營業務,其他業務毛利占比較低。2015年度-2017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毛利逐年上升,主要原因系公司業務規模擴張導致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2018年1-6月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毛利36,884.76萬元,占毛利總額比例為98.63%;公司實現其他業務毛利512.33萬元,占毛利總額比例為1.37%。
2015年度-2017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總額同比增幅分別為是85.09%和4.04%,是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水平持續增長的直接原因。報告期內,智能電動床是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的主要來源,2015年至2017年毛利占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持續上升。床墊的毛利也逐年攀升,毛利占比先下降后小幅回升。2018年1-6月,公司智能電動床貢獻的毛利占主營業務毛利比例為90.25%,依舊是公司毛利的主要來源。
產能利用率猛增 2018年上半年達132%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9.44%、95.66%、95.53%、131.75%。
麒盛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產量持續增加,2016 年開始,公司基本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為滿足客戶持續不斷的訂單需求而持續擴大產能,公司要求生產人員根據訂單量提高工作效率和適當增加工作時間。
產能消化成疑
據股市動態分析,此次麟盛科技上市,募集資金投向年產400萬張智能床總部項目、品牌及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其中,5年內完成200萬張智能床達產項目,并欲開近300家店。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智能床的銷量為61萬張,產能暴增近3倍。
對此麒盛科技也表示,如果未來公司的市場開拓不能滿足產能擴張速度,或是市場空間增長速度低于預期,使得募投項目新增產能無法及時消化,公司將面臨產能利用率下降的風險。
國內市場看,此次麟盛科技新建項目的主要目標放在國內市場,然而智能電動床市場在國內還屬于小眾市場,銷路并不理想,仍處于市場培育期。此外,智能電動床技術并不算復雜,一旦國內市場打開,必將引來資本的涌入,屆時麟盛科技能否笑到最后尚存未知數,畢竟歷經5年的時間,麟盛科技在自主品牌建設下并無任何“搶跑”優勢。
海外市場看,麒盛科技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海外市場。2015-2017年,公司境外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93.73%、95.65%和94.14%,主要銷售到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尤其美國市場收入占比達到76.23%、84.25%和80.68%,然而目前有兩大因素制約麟盛科技海外市場的發展。一是市占率,當產品市占率達到一定高度后,就會觸碰天花板,公司的發展隨之遭遇瓶頸。這對于追求成長空間的資本市場來說,并非好事。二是近期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爭端,盡管目前麒盛科技的產品目前并未受到直接影響,但未來情況會否發生變化,仍需隨時關注。對此麟盛科技在招股說明書中直言,國際貿易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如果美國繼續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可能會不斷升級,美國有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加征關稅清單的范圍,公司產品存在被征收額外關稅的風險,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關聯交易金額較大
2015年至2018年1-6月,麒盛科技采購商品和接受勞務的關聯交易金額分別為1.96億元、3.08億元、2.50億元、800.18萬元。
麒盛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向上述關聯方采購商品和接受勞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主要包括:第一,關聯方供貨質量穩定、產品報價合理,且基于長期合作,能夠滿足公司對部分原材料的定制需求;第二,關聯方能夠及時響應公司因業務規模增長引起的原材料采購需求和用工需求;第三,關聯方距離公司生產基地較近,可以有效控制物流成本等。
此外,招股書顯示,麒盛科技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向關聯方拆出資金。
2015年,麒盛科技分別為向索菲莉爾、瑞海機械拆出資金500.00萬元、8035.50萬元;2016年,公司分別向索菲莉爾、瑞海機械拆出資金300.00萬元、1.22億元。
客戶、供應商高度集中 且第一大供應商涉嫌關聯交易
據股市動態分析,2015 年度、2016 年度、2017 年度及2018 年1-6 月,麒盛科技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占公司當年銷售收入的74.15%、79.27%、79.55%及88.34%,其中,對第一大客戶舒達席夢思(SSB)的銷售占比分別為32.08%、39.64%、40.02%及44.58%。集中度相當高,且對第一大客戶的依賴率呈現持續上升態勢。
作為舒達席夢思(SSB)、泰普爾絲漣(TSI)等美國著名廠商的貼牌產品生產者,公司對下游廠商的話語權一向很弱,且單一公司的業績波動,對公司將造成巨大影響。早年,公司已然受過客戶過度集中帶來的危機。奧格莫森(美國)在2014年及之前是麒盛科技的主要客戶,占其銷售額的90%以上。2014年初,奧格莫森(美國)試圖擺脫對麒盛科技的依賴,計劃建立自己的工廠,并在中國尋找新的供應商,這讓公司運營陷入一場危機。但是,即使有奧格莫森的前車之鑒,公司目前依舊沒能改掉過度依賴大客戶的毛病。
除此之外,麒盛科技供應商同樣集中,且第一大供應商涉嫌關聯交易。2015 年度、2016 年度、2017 年度及2018 年1-6 月,公司向前五名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24,247.61 萬元、40,225.89 萬元、40,913.72 萬元及39,297.74 萬元,占同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2.34%、56.24%、48.43%及49.28%;2015 年度、2016 年度、2017 年度及2018 年1-6 月,公司向第一大供應商禮海電氣的采購金額達到10,604.23 萬元、22,578.96 萬元、23,100.19萬元及24,591.93 萬元,占同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2.89%、31.57%、27.34%及30.84%,采購金額較大且集中度相對較高。
長期為公司第一大供應商的禮海電氣,公司控股股東唐國海從2010年至2015年一直擔任該公司總經理,且麒盛科技長期持有禮海電氣10%股權。2015年至今,公司前監事蔡君的配偶李龍擔任禮海電氣董事、總經理。
長期向公司控股東關系密切的供應商大肆采購,顯然不合理。結合負資產收購索菲莉爾的行為,麒盛科技的內部控制或許存在明顯漏洞,使得不斷出現給大股東“數錢”的事情。
實控人曾任第一大供應商副董事長
據中國經營網,現年66歲的唐國海為麒盛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發行前公司40.7721%的股份,且唐國海為麒盛科技創始人。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麒盛科技與第一大供應商禮海電氣的關系較微妙,禮海電氣系麒盛科技前監事蔡君的配偶李龍擔任董事、高管的企業。據企查查顯示,嘉興禮海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發生產高品質電動調節裝置的專業公司,目前總經理為李龍。
電器部件、鋼材、木板等是智能電動床生產制造的五大主要原材料,其中電器部件則是核心部件,2015、2016、2017年度麒盛科技主要原材料采購金額比例中,電器部件分別占30.03%、36.20%、30.49%,皆為報告期內鋼材比例的2倍多,在這三個年度中,禮海電氣分別占據麒盛科技當期采購總額比重的22.89%、31.57%、27.34%,而在電器部件單個采購行列中,禮海電氣分別以76.17%、87.16%、89.19%的占有比例高居所有供銷商的首位。
盡管麒盛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本公司不存在向單個供應商的采購額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超過50%的情形,但禮海電氣在報告期電器部件采購行列中最低皆超過70%比例的情形仍引起市場關注。
并且,2010年至2015年,麒盛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唐國海任嘉興禮海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與此同時,麒盛科技與禮海電氣在資本運作方面也有著“牽連”。2017年7月麒盛科技將億諾電子60%股權以收購價平價轉讓給了禮海電氣,彼時距麒盛科技獲得億諾電子60%股權僅過了兩年的時間。
證監會在2018年11月30日,針對上述情況向麒盛科技提出發行人與禮海電器等持續發生關聯交易的合理性、必要性及關聯交易價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對發行人的利益輸送等疑問。
對此,麒盛科技方面回復記者稱,該公司與禮海電氣的關系及交易已如實在招股書中進行披露,與禮海電氣之間交易價格公允,不存在利益輸送。
一張床8萬元“智能”全靠代工
據華夏時報,近年來,麒盛科技行走市場的標簽一直是“智能”二字,甚至在招股書中,“智能”也是全文的亮點。
一位消費者對記者直言:“因為穿上了‘智能’的外衣,以至于一張平均成本最高僅為1628元的電動床隨隨便便就標上29188元、61536元甚至80846元的價碼對外售賣給消費者,現在因為銷量增速放緩,產品單價才不斷下調。”
記者發現,在麒盛科技旗下品牌舒福德天貓、京東旗艦店,大部分智能套床、電動套床目前在13000元到30000元之間不等。
上述消費者對記者表示:“麒盛科技打的是智能的招牌,但是幾乎公司所有產品都是ODM代工,幾乎不具有自己的品牌。”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麒盛科技在海外市場,主要是為美國床墊領導者泰普爾絲漣(TSI)、舒達席夢思(SSB)提供貼牌產品為生,床墊商將公司生產的智能電動床與其自產或外購的床墊成套推向市場。公司生產的智能電動床雖然保留了“Ergomotion”等自主商標,卻是由床墊廠商附上其自有品牌,將整床銷售給最終消費者。
也就是說,在整個產業鏈中,麒盛科技都是幫人貼牌生產的角色。
目前來看,麒盛科技與泰普爾絲漣、舒達席夢思兩大客戶還在相處融洽階段,過去兩年間,這兩大客戶貢獻了超過六成的業績,2018上半年甚至增加到75%以上。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有一家客戶出現變動,都會影響到麒盛科技的業績。
事實上,此前雙方的關系就曾出現過一些不合。據了解,舒達席夢思曾經在發貨前全部或部分取消訂單。此后萬一兩家大客戶要尋找新的供應商甚至建立自己的智能電動床工廠,那么麒盛科技隨時可能因此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張雨表示:“事實上,美國是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容量最大的國家,有線智能家居系統起步早且更加成熟,消費者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相對較高。但是,中國在應用領域的探索方面表現得非常積極,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都在努力進行技術與應用的結合?;谌丝诹考墐瀯?,中國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國內的企業如果想要不完全依靠海外銷售,那么回歸中國市場也是必經之路。只是要在短時間內實現重心轉移和業務穩定增常也有一定的難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